《社会保障学》课程标准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19 17:09:08
《社会保障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授课单位:
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社会保障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专业课程,在泊头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属于专业教育课程,是专业基础系列课程之一。
通过对社会保障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社会保障的制度类型等内容,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从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相关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面对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一年级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们已经对相关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有了系统的学习,尤其是在专业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中,对社会保障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而作为绩效和薪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学》的设立将延续其发展脉络,充实以前学过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对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形成较为科学系统的初步认识,同时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后续展开的《岗位分析与评价》等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1.2课程设计理念
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基础和前沿相照应,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系统和重点相呼应,注重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课程内容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教育思想。本课程坚持理论积累、能力培养和科研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在理论积累方面,系统讲解社会保障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有选择的讲解一些社会保障学的前沿理论,使学生学会使用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与社会保障有关的民生问题。
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通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学期论文等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其政策解读能力、依法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等。
在科研训练方面,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能够撰写简单的文献综述。
通过理论积累、能力培养、科研训练三方面的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能立足与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尝试性地理解和研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为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贡献力量。
1.3课程设计思路
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要求达到能够运用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鉴于此,课程整体提倡讨论式教学、集中讲授、学生自学三种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对部分章节的讲解添加与内容相适应的包含解决问题的生活和社会事件,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进而引入理论知识,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章节让学生自学、做作业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培养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2、课程目标
本课程既要注重讲授基本的理论和知识,更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学生对社会保障学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制度有较深入的认识和掌握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实务有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充分利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社会保障管理活动,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加学生对社会保障相关制度的感性经验知识,进一步开拓教学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共十四章内容,每章节单独成体系。学习目标及应获得的知识技能如下所述: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1、理解社会保障的概念、理论框架和体系;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特征以及社会保障的意义。
2、掌握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3、能够简要分析公平原则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性。
4、了解国外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及与我国社会保障概念的异同点。
第二章: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1、掌握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与内容。
2、了解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规律、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2、理解慈善事业、济贫制度在社会保障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改革方向。
3、能够针对现行保障体制,简要地分析出养老金私营化改革与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责任的关系。
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1、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模式、原则;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渠道;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原则和给付条件。
2、理解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内容。
3、熟悉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
4、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阐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5、了解国外代表国家的公积金制度和养老制度。
第四章:保险市场风险
1、理解风险和保险的含义及区别。
2、掌握逆向选择的含义;保险市场中逆向选择现象及成因;保险市场逆向选择的控制。掌握道德风险的含义;保险市场中道德风险的成因及控制。
3、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够简要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逆向选择现象及控制方法。
第五章:养老保险
1、了解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
2、掌握养老保险的基本特征;养老保险的责任承担模式、筹资模式、基金运行模式、缴费与给付模式;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
3、理解影响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因素。
4、能够具体的分析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简要地分析出中国养老保险改革历程、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未来发展。
5、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
第六章:医疗保险
1、掌握我国医疗保险的概念、基本特征、医疗保险的基本内容、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2、理解我国医疗保险的参保条件和待遇。
3、了解国外医疗保险的基本情况。
3、能够简要分析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第七章:工伤保险
1、掌握工伤保险的概念、特点、基本原则、作用及基本内容;雇主责任制保险模式、工伤社会保险模式、混合保险型模式;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2、重点掌握工伤如何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
3、理解工伤责任认定的演进过程和工伤保险的发展历程。
4、了解国外的工伤保险制度。
第八章:失业保险
1、了解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
2、掌握失业概念、失业保险的基本内容。
3、熟悉参加失业保险缴纳的费用和待遇。
第九章:生育保险
1、理解生育保险的概念。
2、掌握生育保险的原则和特点。
3、熟悉参加生育保险缴纳的费用和待遇。
4、能够具体的分析我国实行生育保险制度的积极意义。
第十章:社会优抚
1、理解社会优抚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社会优抚的原则和特点。
3、理解社会优抚资金的来源和运行。
4、了解与社会优抚相关的抚恤制度、优待制度、安置制度和优抚社会化服务。
第十一章:社会福利
1、掌握社会福利的概念、基本特征、功能和作用;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形式。
2、理解中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历史;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的基本内容。
3、能够正确认识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够简要分析设立老年人福利的必要性。
4、了解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第十二章:社会救助与补充保障
1、掌握社会救助的涵义、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基本内容
2、理解补充保障的概念和分类、补充保障的社会功能。
3、掌握员工福利的概念和分类、企业年金的概念、特点、功能、外部条件以及基本内容;员工福利与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4、能够简要的分析出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三章:社会保障的办理程序
1、了解社会保障的办理程序。
2、熟悉参加社会保障需要提交的材料。
3、能够对社会保障的办理程序有明确的认识。
4、培养学生对社会保障办理程序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十四章:社会保障争议处理
1、理解社会保障法的概念。
2、掌握社会保障法的特征。
3、熟悉社会保障争议的仲裁;熟悉社会保障争议的诉讼。
4、能够简要分析出社会保障争议处理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的必要性。
5、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
根据《社会保障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等情况,在教学中采用班级集中授课为主,课外辅导、课下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2)教学方法和手段
①本课程的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现实社会民生的分析和讲解,把握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②本课程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③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将教学内容中那些比较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使其更直观、形象,同时节省书写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达表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④借评讲作业、课堂提问及每次课前学生在班上交流读书笔记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3)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社会保障学为考试课程。本课程授课结束后安排书面考试。本课程在命题上注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法为:闭卷,笔试。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量应以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本课程考试适用的题型: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合理安排试卷的难度结构,试卷实行百分制记分,满分100分。
5、课程实施条件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的兴趣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分析,同时也要尽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注重讨论、研究、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或讨论的话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或课后研究,提交书面总结,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
再次,注重批评与实践。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讨论具体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批评中体会、领悟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最后,鼓励学生自学。自学不等于放任,自学要与检查、督促、辅导结合起来。
6 其他说明
教材选用与参考书目

 
社会保障学(教材选用书目) 刘磊 电子工业出版社
社会保障教程 陈良瑾 知识出版社
社会保障学 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王梦奎 中国发展出版社
 
 
上一篇:《管理学》课程标准
下一篇:《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标准

Copyright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24443号-1
地址:河北省泊头市解放西路光明街150号 邮编:062150
http://www.czptc.edu.cn 建议您使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