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经济管理系于教学周第16-17周组织2024级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四个专业开展整周集中实训。此次实训以“实践赋能专业认知,提升岗位核心能力”为目标,各专业依托行业真实场景,构建起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彰显集中实训在人才培养中的显著优势。
一、聚焦专业特色,构建多元实训体系
各专业基于学科特点设计差异化实训方案,形成覆盖多领域的实践教学矩阵。24 级学生在各环节中展现出积极的学习热情与实践活力。市场营销专业以“御河老酒”企业为载体,通过市场调研、方案策划等环节,在真实商业场景中理解4P策略应用。
图 1:24 级市场营销学生以 4-5 人小组为单位,围绕消费者需求开展市场调研方案研讨,展现出对专业知识的初步实践探索。
图 2:小组汇报环节中,学生运用 PPT 展示基于调研数据设计的营销方案,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可视化成果。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创新采用“分组协作+全流程实操”模式,学生完成从原始凭证审核到财务报表编制的全链条会计工作,深度体验岗位流程。
图 3:24 级会计学生专注于手工账填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深化对权责发生制的理解
图 4:集中实践场景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账簿登记,初步体验会计岗位的严谨性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围绕“产品拍摄-视觉设计-直播运营”三大模块,通过“理论讲解+场景模拟”,让学生掌握电商全链条运作逻辑。
图 5:24 级电商学生在直播创研工坊观摩站播、坐播等不同形态,记录 “人货场” 协同逻辑,为后续模拟直播奠定基础。
图 6:24 级电商学生在商品视创实训室进行服饰类产品细节拍摄,调整光线与角度以呈现产品特性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则聚焦生活照护、卫生保健等核心技能,依托模拟教具开展场景化实操,强化急救处理与早期教育能力。
图 7:24 级托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使用模拟婴儿教具进行营养喂养实操,练习回应性照护技巧
图 8:实训室中,学生通过模拟烫伤护理、异物处理等急救场景,强化专业应急处理能力。
一、集中实训凸显三大优势,赋能学生成长
(一)沉浸式实践强化知识转化
集中实训打破传统教学时空限制,让24级学生在连续一周的高强度实践中实现“做中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通过设计100份问卷、分析消费者数据,将市场细分理论转化为调研能力;会计专业学生在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过程中,深化对权责发生制等会计原则的理解;电商专业学生在拍摄200余张产品图、设计30套促销海报后,掌握视觉营销的商业逻辑;托育专业学生通过模拟婴儿喂养、急救演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技能。这种“知识输入-技能输出”的闭环训练,使大一学生的专业认知从理论想象迈向实操理解。
(二)跨环节协作培养综合素养
各专业实训均采用分组协作模式,4-5人团队需完成从任务规划到成果汇报的全流程工作。市场营销团队在调研中学会分工访谈与数据汇总,会计小组在凭证编制中培养沟通协调能力,电商班级在直播策划中锻炼脚本撰写与镜头表现力,托育学生在照护模拟中强化团队配合。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录制模拟直播视频时,需同步完成选品、话术设计、场景搭建等多环节协作,最终团队作品达到行业基础标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三)标准化考核保障教学质量
系部构建“过程+成果+个人”的多元考核体系,确保实训成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作品考核占比70%,重点考察方案创新性;会计专业通过凭证准确率、报表完整性等量化指标评分;电商专业从拍摄构图、直播流程等维度进行过程性评价;托育专业则以实操规范度、应急处理正确性为考核重点。考核成绩全部记入档案,形成教学质量闭环管理。
二、产教深度融合,共育应用型人才
此次实训深度对接行业需求:市场营销与 “御河老酒” 合作引入真实项目,会计参照行业标准设计实训资料,电商依托校内直播间模拟商业场景,托育配备专业模拟教具,让24级学生在“教室即职场”的环境中提前感知职业氛围。调研数据显示,86.52% 的学生认为实训“掌握了实用技能”,80.15%的学生明确了职业方向。

实训结束后,系部针对24级专业集中实训从多维度开展总结反思工作:各专业分别召开学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代表对实训效果的意见;教务办面向全体学生下发实训调研问卷,系统收集反馈数据。6月12日下午,系部召开2024级专业实训工作总结会议。
图 10-11:总结会现场,专业教师汇报24级学生专业集中实训成果与问题
图 11-12:教务办展示调研数据,张伟新书记强调“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优化实训体系”
经济管理系将以此次 24 级全体学生集中认识实训为契机,持续完善 “专业认知—技能训练 —岗位实践” 的递进式体系,让集中实训成为大一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关键引擎,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筑牢根基。